2018年全縣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、省委、市委和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,按照“務實重干勇爭先”的工作總基調,堅持“一三六”總體發展思路,扎實推進“9+2”工作布局,圍繞“建設北組團,助力副中心,爭進全市發展第一方陣,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,開啟孟津現代化建設新征程”這一總目標,扎實工作,務求實效,努力把孟津建成洛陽的“產業發展新高地、生態宜居健康城、文化傳承示范區”。2018年全縣國民經濟呈現總體平穩、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。
一、綜合
初步核算,2018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322.3億元,同比增長9.1%,增速排全市第1位,9縣(市)第1位,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(7.9%)1.2個百分點。其中,第一產業增加值25.3億元,同比增長4.0%,增速排全市第3位,9縣(市)第3位;第二產業增加值170.9億元,同比增長8.5%,增速排全市第5位,9縣(市)第3位;第三產業增加值126.0億元,同比增長11.2%,增速排全市第1位;三產結構比為7.9:53.0:39.1,與2017年比,第三產業占比提高了1.7個百分點,二產占比降低了2個百分點,一產占比基本未變,產業結構明顯優化。(2017年三次產比為7.6:55.0:37.4)
全年全縣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.1%,保持溫和上漲態勢。其中:食品煙酒類上漲2.1%,衣著上漲2.0%,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0.9%,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上漲0.9%,交通和通信價格上漲7.6%,教育文化和娛樂類上漲1.2%,居住上漲0.7%,其他用品和服務類上漲1.8%。
表1:2018年全縣居民消費價格指數
類 別 | 指 數 |
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 | 102.1 |
#服務價格指數 | 101.2 |
一、食品煙酒 | 102.1 |
#糧食 | 100.7 |
#菜 | 98.0 |
#畜肉類 | 93.1 |
二、衣著 | 102.0 |
三、居住 | 100.7 |
四、生活用品及服務 | 100.9 |
五、交通和通訊 | 107.6 |
六、教育文化和娛樂 | 101.2 |
七、醫療保健 | 100.9 |
八、其他用品和服務 | 101.8 |
二、農業
農業生產總體穩定,糧食產量實現歷史大豐收。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4.0億元,同比增長4.2%,其中農業、林業、牧業、漁業和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比重分別為 42.1 %、3.6 %、41.0 %、4.5%和 8.8 %。全年全縣農作物總播種面積97.8萬畝,其中糧食面積79.3萬畝,蔬菜及食用菌12.5萬畝,瓜果面積1.1萬畝。
全縣糧食總產量達到26.1萬噸,同比增長13.7%,成為歷史上最大豐收年。其中,夏糧產量13.9萬噸,同比下降0.8%,秋糧產量12.3萬噸,同比增長36.2%。小麥產量13.7萬噸,同比下降1.4 %;玉米產量8.7萬噸,同比增長27.9%。
全年肉類總產量2.0萬噸,比上年下降13.0%。禽蛋總產量 1.0萬噸,比上年下降33.3 %。奶類總產量4.7萬噸,下降60.1 %。年末生豬存欄19.2萬頭,下降2.5%;生豬出欄21.0萬頭,下降13.5 %。年末家禽存欄169.3萬只,下降8.5%;家禽出欄133.7萬只,下降26.0%。
全年農村用電量2.1億千瓦時,化肥施用量(折純)2.0萬噸。
表2:2018年農作物生產情況匯總表
單位:公頃、噸
指標名稱 | 播種面積 | 產量 |
農作物播種面積合計 | 65239 | 599467 |
一、糧食作物 | 52931 | 261491 |
1.夏收糧食 | 27584 | 138531 |
2.秋收糧食 | 25347 | 122960 |
(一)谷物 | 50058 | 239645 |
1.稻谷 | 2542 | 11836 |
其中:秈稻 | 1500 | 3519 |
粳稻 | 1042 | 8317 |
2.小麥 | 27750 | 137516 |
3.玉米 | 18402 | 87630 |
4.谷子 | 1213 | 2324 |
5.高粱 | 17 | 27 |
6.其他谷物 | 134 | 311 |
(二)豆類 | 1290 | 6275 |
夏收豆類 | 597 | 4913 |
大豆 | 444 | 942 |
綠豆 | 166 | 200 |
紅小豆 | 50 | 100 |
其他雜豆 | 33 | 120 |
(三)紅薯(折糧) | 1583 | 15570 |
二、油料作物 | 2438 | 12089 |
花生 | 1846 | 10482 |
油菜籽 | 497 | 1477 |
芝麻 | 89 | 92 |
葵花籽 | 7 | 39 |
三、棉花 | 628 | 614 |
六、煙葉(未加工煙草) | 165 | 431 |
其中:烤煙(未去??緹熑~) | 60 | 151 |
七、蔬菜及食用菌 | 8346 | 305275 |
八、瓜果 | 730 | 18511 |
二、工業和建筑業
2017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.7%;從輕重工業來看,輕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2.7%,重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.3%;從經濟類型看,國有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3.0%,股份制企業同比增長9.5%;從企業規???,大型企業增加值同比下降31.6%,中型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.6%,小型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.4%,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下降23.7%。
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比上年增長23.4%;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48.9%。
主要行業產值完成情況看,通用設備制造業全年產值同比增長0.7 %;專用設備制造業全年產值同比增長19.6%;非金屬礦物制造業全年產值同比下降9.6%;廢棄資源利用業全年產值同比增長64.3%;石油、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全年產值同比增長28.9%;化學原料、化學制品業全年產值同比增長0.2%;電力、熱力生產供應業全年產值同比增長16.7%。
全年實現建筑業增加值 17.3億元,比上年降低0.5 %。全年實現資質以上建筑業增加值11.3億元,比上年增長0.5%。全縣有資質建筑企業23 家,企業實現產值15.15億元,比上年增長0.04%;資質以上建筑業房屋建筑施工面積55.7萬平方米,營業稅金及附加3629.9萬元,應交增值稅金4173.6萬元,利潤總額15027.2萬元。
四、固定資產投資
全年全縣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3.5%,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10.1億元,同比增長5019.3%。在固定資產投資(不含農戶)中,億元以上項目投資比上年下降42.1%。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53485平方米,同比增長39.4%,商品房銷售額1.7億元,同比增長119.7%。
五、貿易
全年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87.7億元,比上年增長10.6%;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2.3億元,比上年增長17.9%。批發業完成銷售額71.4億元,比上年增長10.5%;零售業完成銷售額78.6億元,比上年增長13.0%;住宿業完成營業額1.3億元,比上年增長13.3%;餐飲業完成營業額18.0億元,比上年增長13.6%。批發和零售業實現增加值17.2億元,比上年增長4.5%,住宿和餐飲業實現增加值6.6億元,比上年增長5.9%。
全年批發和零售業實現增加值17.2億元,比上年增長4.5 %;住宿和餐飲業實現增加值6.6億元,比上年增長5.9 %。
六、財政、金融
全年全縣實現地方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.8億元,同比增長8.6%,其中:稅收收入完成11.4億元,同比增長36.7%,稅收收入占財政收入的比重為67.8%。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3.1億元,同比增長8.3%。
全年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68.8億元,較年初增加16.8億元,增幅11.0%;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83.9億元,較年初增加7.6億元,增幅10.0%;余額貸存比為49.7%。
七、教育、科技
全縣普通高中5所,新招生3448人,在校生11089人,畢業生3901人。職業高中1所,新招生666人,在校生1340人,畢業生3901人。普通初中21所,新招生5503人,在校生16124人,畢業生5478人。小學65所,新招生5033人,在校生30594人,畢業生4929人。2017年全縣高招省定本科線上線人數達3179人。
八、文化、衛生
年末共有藝術表演團體1個,從業人員28人,演出場次達 309場(次)。文化館1個,舉辦展覽18期,組織文藝活動131場(次)。有圖書館1個,藏書15萬冊。
截止2018年末,全縣鎮級及以上衛生機構 23 個,床位 2095 張,衛生技術人員 1710 人。疾控單位 1 個,衛生技術人員 41 人。監督單位 1 個,衛生技術人員 10 人。鄉鎮衛生院 12 個,衛生技術人員 534 人。
九、人口、人民生活
年末總人口46.77萬人,常住人口43.15萬人。人口出生率 10.63‰,死亡率6.13‰,自然增長率4.5‰。城鎮化率達到50.05%。
2018年全縣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20832元,同比增長10.3 %,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223元,同比增長9.2%,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71元,同比增長9.3%。、
注:
1.地區生產總值、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行價格計算,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。
2.公報中所有數據為初步核算數。
()